
郑州航空港区全力做好高温汛期工贸危化领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随着夏季高温汛期来临,极端天气频发,工贸、危化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显著增加。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郑州港区应急管理局立足“主动研判风险、落实八项措施”的“1+8”模式,通过闭环整改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全力保障区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1”是指主动研判风险,打好安全生产主动仗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及时提示提醒,确保预警信息能及时传达至各企业。分析极端天气对工贸和危化领域安全生产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针对工贸、危化领域特点,积极开展行业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点监管企业、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实施精准监管。
“8”是指抓好八项措施落实,下好安全生产“先手棋”
一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在工贸领域,重点排查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尤其是电气线路、机械设备的老化、磨损情况;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通风、检测设备及安全警示标识;查看金属熔炼车间炉窑周边排水、防护设施。危化领域着重排查储存容器密封、腐蚀情况,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有效性;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能及装卸作业规范;罐区的防火、防爆、防泄漏措施。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实现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
二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工贸和危化企业开展高温汛期专项安全培训,内容涵盖防暑降温知识、防汛救灾技能、应急处置方法等。邀请专家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视频教学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督促企业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对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进行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流程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应急大讲堂、小苏讲安全、企业内部培训平台等,广泛宣传高温汛期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要严格特殊作业管理。制定高温汛期特殊作业(动火、高处、有限空间、吊装等)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流程、审批权限和安全措施。加强对特殊作业现场的监管,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确保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遇极端恶劣天气,如强降雨、雷电、大风等,立即停止特殊作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撤离作业人员、固定设备设施等。
四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工贸和危化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员工的安全职责。要求企业制定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设备,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定期进行自评和改进。
五要完善应急预案演练。指导工贸和危化企业修订完善高温汛期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保障机制。组织企业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模拟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事故场景,检验和提升企业应急救援能力。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和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防汛沙袋、抽水泵、灭火器、空气呼吸器、急救药品等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物资完好有效、随时可用。督促企业按照实际需求,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建立物资管理台账,明确物资领取、使用流程。
七要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对工贸和危化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和曝光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罚款等处罚措施,建立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八要严格值班值守制度。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值班,确保信息畅通。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领导干部要在岗在位,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制定值班值守工作规范,明确值班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信息报告要求,加强对值班值守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高温汛期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
港区应急管理局通过“月初研判、月中通报、月底小结”机制,动态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确保“1+8”措施闭环整改。同时,明确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将责任细化到岗到人,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格局,全力筑牢高温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