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拦婚车索要高额香烟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警方呼吁警惕婚礼闹剧背后的法律风险

访客 2025-11-08 15:42:48 16802 抢沙发
近日,有人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这种不良行为,呼吁大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日,河北廊坊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当事婚车车队司机透露,拦车者提出要么支付50条普通香烟,要么支付10条高档香烟,否则不让婚车通行,双方僵持约一个小时。新人考虑到婚礼行程安排紧凑,不愿在大喜之日过多纠缠,决定弃车离开。司机称,因为被拦位置在酒店停车场,新人并未报警。

在多地,向婚车讨要喜糖、喜烟本是一种充满善意的传统习俗,是为新人送上祝福的温情互动。然而,部分不法分子却将此异化为敛财的工具,他们拦道阻车、强讨硬要,将“讨彩头”变成了“拦路收费”的强制交易。这种行为不仅亵渎了传统,更因索要高价财物、不给不让走而逾越了道德底线,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这种拦车强索高价财物的行为

与传统的“讨彩头”本质区别在哪里?

拦车者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

面对这种变味“习俗”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记者采访了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

股权高级合伙人毕强

“拦停婚车、以‘不给就不让走’为条件强索香烟或现金,已超出礼俗范畴,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与对价胁迫色彩。”毕强说。在法律上,应从“强拿硬要/拦截他人”与“以不法损害相威胁索财”的角度审视。

传统“讨彩头”系在对方自愿、明知、数额小且不影响通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拒绝不给也不致引发阻拦。而本案中以阻断通行相要挟,数额远超常情,破坏公共秩序并侵害他人财产权,二者在是否自愿、是否胁迫、是否扰乱公共秩序及数额合理性上有本质差异。礼俗以自愿、小额、不扰序为底线,不得成为违法挡箭牌。

对于拦车者的行为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法规,毕强表示,行政法上可按追逐、拦截他人或强拿硬要等寻衅滋事行为处理;发生在酒店停车场等对公众开放场所,还可能落入非法拦截交通工具、影响正常行驶的情形。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追逐、拦截他人或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拦车者的行为还有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若同时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毕强说。以要挟方式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的,构成敲诈勒索罪。50条烟按通常市价折算,其高度可能已达“较大数额”区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施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破坏社会秩序且情节严重的,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除直接经济损失与婚礼行程受阻外,此类行为还会冲击公共场所管理秩序和交通秩序,诱发模仿与规模化‘拦婚车经济’。还可能激化矛盾,易引发肢体冲突与次生安全风险,并损害地方文明形象与文旅环境。”毕强表示。

因此,毕强建议,新人遇到此类情况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通过行车记录仪、手机录像、酒店监控等固定证据,重点记录地点、时长、索要数额与要挟语句;乡镇(街道)、社区应将“文明婚俗倡议”与“移风易俗”纳入网格治理,提前告知沿线商户、邻里,压实属地与场地方管理责任;警方可将此类警情纳入“小案快侦快处”机制,依法从快从严处置,对首要分子依法处罚并通报曝光,形成震慑,以法治之治矫“礼俗之偏”。

来源:法治日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80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