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指南,频繁烫发染发人群癌症风险飙升警告!
经常烫发染发的人面临多种癌症风险飙升的问题,烫发染发产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为了降低风险,建议减少烫发染发的频率,选择天然无害的护发产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本文是一份避坑指南,提醒广大读者要重视头发护理产品的选择,保护自己的健康。
长了白头发,染一染;想换个心情,烫一烫。对很多人来说,这已是常规操作。
但一个提醒:在你反复折腾头发时,癌症风险可能正悄悄找上门。尤其是家里还在用这类“劣质染发剂”,快扔!
家里有这种染发剂的
快扔!
很多人一听到“纯植物”染发膏就认为更健康,其实却成了近年来染发产品“成分造假”的重灾区。
2025年10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显示,有4批次染发膏产品存在“成分比对”不合格的问题。
这并非偶然。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5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染发类产品就占了16批次,多因“成分比对”不合格而上榜。
有专业人士指出,那些宣称“上色快”“固色久”同时又称“纯植物染发”“0添加”的产品,大都涉嫌虚假宣传,其核心成分仍然是对苯二胺、间苯二酚等化学染料,所谓“天然成分”占比不足5%,却通过标签设计让消费者产生安全错觉。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柯锦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表示,劣质染发剂中超标的苯胺类化合物可能会损伤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铅、汞等重金属,经头皮吸收后会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肾代谢负担。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用的是合格产品,频繁染烫也可能引发头屑、脱发、过敏,甚至伤肝、中毒。
经常烫发染发
多种癌症风险飙升
染发:多种癌症风险悄然上升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针对10万人、持续跟踪36年的研究证实,经常染发的人群中,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及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较高。
2019年《国际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参与研究前的12个月内,定期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9%。
烫发:癌症风险最高激增166%
2025年9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使用直发剂、化学烫发剂可能会大幅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
与未使用者相比,使用者的甲状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胰腺癌发病风险分别上升71%、62%和166%。⑤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资料图 曹子豪摄
减少烫发染发危害
记住这7点
1. 控制频率:一年别超2次
目前市场上尚无完全无害的染发剂,因此建议每年染发、烫发不超过两次,同时避免使用已开封超过半年的染发剂。
2. 烫染分开:至少间隔两周
烫发和染发均对发质损伤较大,建议两者间隔两周以上进行。
3. 涂抹注意:别沾到头皮上
使用染发剂或烫发剂时,应尽量避开头皮。清洗时也应多按摩头皮,确保冲洗干净,减少化学残留。
4. 烫染产品:不要混合使用
不同品牌的染发剂成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增加过敏风险,因此不建议混合使用。
5. 烫染过后:要多洗几次头
染发后建议多次清洗,以减少头发上残留的化学物质。
6. 敏感人群:先做过敏测试
头皮敏感者可在染发前,在额前、耳后及发际线处薄涂清爽乳液或凡士林,以减少染发剂直接接触。
染发前,也可将染发剂用水稀释后涂抹于手肘内侧或耳后,测试是否过敏。
7. 特殊人群:最好不要烫染
过敏体质者、慢性肝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及哺乳期妇女等人群不适合染发。如确需染发,一年最多1-2次,每次间隔3个月以上。
孕妇最好不染发,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此时期接触染发剂容易造成胎儿畸形。
头面部有疖、痈、溢脂性皮炎或皮肤损伤者、免疫力低下者和各种疾病恢复期患者最好不要染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