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通报三起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再敲警钟
河南省某地区通报了3起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不同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案例的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以确保公正处理,目前尚无法确定具体细节,但此类案例的通报对于加强社会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近期,鹿邑县网信、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依法依规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现向社会公开通报3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8月,网民焦某某为博眼球、蹭流量、吸引粉丝,通过网络平台账号发布恶意拼接视频,散布虚假信息,将一段讲述某地往年恶性杀人案件的语音与无关视频合成,并将该案表述为最新发生的时间,吸引大量网民讨论,引发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担忧,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
2025年8月,网民徐某某为博眼球、蹭流量、吸引粉丝,在网络平台账号通过移花接木、翻炒旧闻、夸大灾情等手段,将历史发生的自然灾害视频,配上解说词,散布某地虚假受灾情况,导致恐慌情绪蔓延,引发网民大量关注转发,误导公众对灾情的认知,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
2025年8月,网民赵某为博眼球、蹭流量、吸引粉丝,通过网络平台账号,将2023年多个地方遭受洪涝灾害的视频和今年河北多地遭受强降雨的视频恶意剪辑合成,夸大灾区实际受灾情况,引发网民关注转发,误导公众对灾情的认知,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鹿邑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