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手带队 各地书记齐聚漯河学了啥?| 大象时政+现场说

今天全省的关键少数围绕“基层高效能治理”在漯河进行了一场现场教学,有观摩有部署,为什么这个时候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通过三个关键词梳理清楚。
【关键词1 实践检验】
总书记提出“两高四着力”的重大要求,“两高”中的第二个“高”就是推动高效能治理,足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河南有5.2万个村社区,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老百姓感受。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其实,年初省委部署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如今半年过去了,干得怎么样,该验收了。
那为什么要采取现场观摩的形式呢?
【关键词2 互学互鉴】
首先今天活动规格非常高,省级领导有13位,有省直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各地的市委书记和组织部长,都是高效能治理的决策者,可以说是关键少数。
再来看活动安排,分别观摩了漯河高效能治理平台、一个社区、一个村和一家企业,它们都是在基层治理方面摸索出了独到的做法,比如在高效能治理平台上,我看到这样一个案例,7月1号无人机巡查发现有儿童独自在高层建筑楼顶边缘玩耍,9点19分上报平台,平台即时交办给社区和社区所在派出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劝离,9点56分平台显示办理完毕。这不是就是高效能治理最真实的作用嘛。
今天实地看看再开会本身就是一种比学赶超,这堂观摩课,不仅看得见更摸得着。
【关键词3 因地制宜】
有眼见为实的身边榜样,但怎么干,关键还要因地制宜。
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说到底还是人做工作,做人的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紧,各地社情民情不一样,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探索新模式。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才能摸索出对症下药的本地“药方”。
高效能治理,是篇大文章,落笔在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巷。关键就在实干,拿出绣花功夫,跑表计时、对表交账,把治理成效真正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郑凯 郑辉 朱亚兵 户文杰)